国际服装品牌难以主宰中国市场 |
来源:时尚服装网cnwear.com 阅读:34223 |
|
| 随着ZARA、H&M、GAP齐聚中国,中国的服装市场开始转向快速时尚领域,这些以“快时尚”著称的国际品牌能否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服装市场实现飞跃增长,又将怎样影响中国服装领域的未来? 市场调研机构通亚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保罗·弗伦奇认为,GAP作为一个正在国际和美国本土市场挣扎的品牌,这个时候希望中国成为其救赎地,似乎为时已晚。 无论是ZARA还是H&M,都将欧洲的风格原汁原味复制到中国,尤其是ZARA,连店内的道具都从欧洲运来。H&M中国店内所售服装以小号居多,其中的原因是所有的板型都来自欧洲,对相对瘦小的亚洲人来说,小号才能符合身材所需。 在这一点上,后来的GAP似乎更加注重与中国市场的相互融合。在GAP位于上海淮海路上的专卖店内,所有的广告宣传画中的人物都是中国人和外国人的组合,他们想告诉中国消费者,这个品牌是国际的,但是其中同样蕴含中国元素。 有业内人士表示,尽管她比较看好ZARA与H&M,但她和同行们都认为,十年之后中国服装零售市场将是本土品牌的天下。因为本土品牌的模仿能力很强,会在短时间内学到国际品牌的长处。 如今,ZARA上海南京西路店开业首日的火爆场面已经很少看到,除了一年两次的打折季人潮涌动之外,其余时间客流与本土服装零售商的差距并不明显。 保罗·弗伦奇也说,他们现在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其实是谁将成为中国的ZARA。他认为中国本土零售商在快速时尚领域的发展壮大,只是时间问题。 而本土零售商的劣势在于它们的服装系列不像国际品牌那样“潮”,营销手法显得“有些寒碜”,店面也不够吸引人。此外,在一个面子和身份至上的市场中,品牌缺乏国际地位也是短板。但本土零售商的优势在于,当下定决心时,它们在全国范围内铺货速度极快,此外,制造利润率也是优势。鉴于二三线城市居民的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增势迅猛,迅速铺货对于销售额和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性不可低估。 |
| | | | |
相关声明:凡注明“时尚服装网”来源的资讯,版权均属于本网,欢迎转载、摘编,但应注明版权信息。本网转载其它媒体的信息,目的在于传递信息,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,谢谢! |
|
|
品牌资讯
© 2005- CnWear.com - All rights reserved.